今天是
最新名校试题
  •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 四川省德阳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考试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考试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考试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考试
  • 江苏省常州市重点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阶段调研考试
最新同步教学
  • 23-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习题:第九单元综合测评
  • 23-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习题:第八单元综合测评
  • 23-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习题:第七单元综合测评
  • 23-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习题:第六单元综合测评
  • 23-24学年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课后习题:第五单元综合测评
  • 23-24学年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案:第4单元 10.3依法收集运用证据
  • 23-24学年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案:第4单元 10.2严格遵守诉讼程序
  • 23-24学年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案:第4单元 10.1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 23-24学年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案:第4单元 9.2解析三大诉讼
  • 23-24学年政治(部编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教案:第4单元 9.1认识调解与仲裁
  • 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2 填空题解题策略
  • 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1 数列中的存在性问题
  • 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50 与数列奇偶项有关的问题
  • 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49 利用数列单调性求解相关数列问题
  • 2024届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微专题48 数列中常见的求和问题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坛 >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十大猜想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十大猜想

添加时间:2018年5月19日  浏览次数: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十大猜想
庄照岗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 教育硕士
 
  猜想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全面小康、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 
  猜想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大国责任与合作共赢 
  猜想三:时代变局与传统坚守与脚踏实地 
  猜想四:芳华与新时代与梦想、初心与奋斗 
  猜想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为人处世与核心素养 
  猜想六:中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家国情怀、责任担当与中国故事、辉煌、形象 
  猜想七:优秀文化节目的火热、电影票房的新高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猜想八:中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与理解、包容、学习、创新 
  猜想九:中学生的人文底蕴、哲学素养与理性思辨意识 
  猜想十: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核心技术 
  
    一、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与全面小康、 乡村振兴与美丽中国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化、大国责任与合作共赢
 
  押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1989年11月9日,作为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的主要象征,柏林墙被拆毁。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冷战的结束,世界开始向多极化发展。 
  材料二:2006年,在暴力活动、走私和非法移民犯罪不断升级之后,美国开始在美墨边境修建铁围墙,隔离两国。2010年,美国总统奥巴马曾一度搁置了这一工程,特朗普上台之后下令继续修筑围墙。 
  材料三: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现实背景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世界经济的复杂形势和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命运共同体”是中国政府反复强调的关于人类社会的新理念。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与此同时,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已开始形成,并逐步获得国际共识。

    基本理念 

  国际权力观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已经成为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资本、技术、信息、人员跨国流动,国家之间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状态,一国经济目标能否实现与别国的经济波动有重大关联。各国在相互依存中形成了一种利益纽带,要实现自身利益就必须维护这种纽带,即现存的国际秩序。国家之间的权力分配未必要像过去那样通过战争等极端手段来实现,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有助于国际形势的缓和,各国可以通过国际体系和机制来维持、规范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维护共同利益。
 
  共同利益观 
  经济全球化促使人们对传统的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瞬间万里、天涯咫尺的全球化传导机制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各国利益的高度交融使不同国家成为一个共同利益链条上的一环。任何一环出现问题,都可能导致全球利益链中断。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出现问题,则饥民将大规模涌向别国,交通工具的进步为难民潮的流动提供了可能,而人道理念的进步又使拒难民于国门之外面临很大道义压力。互联网把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在世界任何一点发动网络攻击,看似无声无息,但给对象国经济社会带来的损失却有可能不亚于一场战争。气候变化带来的冰川融化、降水失调、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不仅给小岛国带来灭顶之灾,也将给世界数十个沿海发达城市造成极大危害。资源能源短缺涉及到人类文明能否延续,环境污染导致怪病多发并跨境流行。面对越来越多的全球性问题,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任何国家要想自己发展,必须让别人发展;要想自己安全,必须让别人安全;要想自己活得好,必须让别人活得好。 

  可持续发展观 
  1972年,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研讨会,会上首次有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983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进行专题研究。该委员会1987年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正式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此后,可持续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中国从斯德哥尔摩会议开始就参加了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历次重要国际会议,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形成、制度建设、发展援助等方面都发挥了建设性的作用。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约300亿元人民币债务,对38个最不发达国家实施了超过60%的产品零关税待遇,并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1000多亿元人民币优惠贷款。这些数据说明,可持续发展不仅已经从理念变成了中国政府的行动纲领和具体计划,而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全球治理观 
  全球治理理论的核心观点是,由于全球化导致国际行为主体多元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成为一个由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共同参与和互动的过程,这一过程的重要途径是强化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以形成一个具有机制约束力和道德规范力的、能够解决全球问题的“全球机制”。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可以推动全球治理朝更加公平合理、“包容发展、权责共担”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全球治理形成的倒逼机制促进中国国内改革,中国也可以从全球治理中获得更多的和平发展机遇,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发展又形成了有力的“正能量”。 
  相互依存的国际权力观、共同利益观、可持续发展观和全球治理观,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基本的价值观基础。
 
  精选语录 
  1.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让铸剑为犁、永不再战的理念深植人心,让发展繁荣、公平正义的理念践行人间。
  2.“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
  3.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让发展的动力源源不断,让文明的光芒熠熠生辉,是各国人民的期待,也是我们这一代政治家应有的担当。中国方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4.世界命运应该由各国共同掌握,国际规则应该由各国共同书写,全球事务应该由各国共同治理,发展成果应该由各国共同分享。
  5.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
  6.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你输我赢的零和游戏不再符合时代逻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各国人民共同呼声。
  7.事要去做才能成就事业,路要去走才能开辟通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8.只要我们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努力、共同担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就一定能够让世界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
  9.希望各国青年用欣赏、互鉴、共享的观点看待世界,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积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添砖献瓦。
  10.我们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来,要引领世界前进步伐,带动全球发展潮流,为实现人类共同繁荣和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11.“炎火成燎原之势,涓流兆江河之形”,星星之火可成燎原,涓涓细流可成大江。尚和合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将汇聚大众的意愿而成和平的潮流,将妙凝百姓的呼声而成合作的春雷。它唤醒了昏昏沉沉的天地万物,也敲响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美美与共的钟声。
  12.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于中外传统命运论的智能创造和卓识开新。融实而和合是打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智慧,是化解人类生存厄运的一种武器。
  13.在全球化、信息革命时代,人类共同拥有的家园变得越来越小,牵一发而动全身。民族、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在全球紧密相连的世界里,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利益高度融合,彼此依存。一荣俱荣、一衰俱衰,和合则两利,抗争则两败,和则兴,斗则亡,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全球命运休戚相关,兴衰与共。
  14.在此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中,必须高瞻远瞩,“鸿鹄高飞,一举千里”。度越一般世事的种种关系形态,以和合学的思维开放包容性,使各文明之间彼此互相理解、借鉴、尊重、吸收,为人类的长远利益、未来命运提供智慧卓越的中国方案创造了机遇。
  15.面对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昔日那种你死我活、弱肉强食、赢者通吃的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越来越过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期盼。

  三、时代变局与传统坚守与脚踏实地 

    押题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管子·正世》)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桓宛《真诚铁论·地广》)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颧雀楼》) 
  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陆九渊) 
  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鲁迅)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仿照17年全国二卷高考作文题命制的新材料作文题目,任务性强,文化味浓,考生审题立意时首先要理解每句话的含义,提炼出出相关的主题,然后选择其中的两三句确定立意,完成任务,展开写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比喻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不慕古,不留今,与时变,与俗化。”出自《管子·正世》。“不慕古”反对的是因循守旧、抱残守缺;“不留今”是提示人们不要受现实所惑,陶醉于今日的成就中;“与时变”倡导的是因时而变,顺应潮流;“与俗化”即随着习俗一起发展。 
  “不以穷变节,不以贱易志。”出自桓宛《真诚铁论·地广》,意思是不因穷困丧失节操,不因低贱改变志向。指节操和志向不受境况和地位的影响。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王之涣《登颧雀楼》的名句。意思是要想看到无穷无尽的美丽景色,应当再登上一层楼。比喻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要想在某一个问题上有所突破,可以在一个更高的角度审视它;也表达了只有积极向上才能高瞻远瞩。 
  “自立自重,不可跟人脚迹,学人言语”。意在提醒人们要自信自重,有独立的判断和思考,不可亦步亦趋,随波逐流。 
  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是“行”,不是“言”。意在提醒青年人要多做少说,埋首工作,而非夸夸其谈。 
  据此我们可以选择立意:A.组合可以从坚守节操,不随波逐流的角度立意;B.组合,可以从志向高远,顺应潮流立意,也可以从高瞻远瞩、追求创新立意,还可以从创新改变要有所准备,付出努力方面立意;C.组合,可以从做任何事情事先都要有所准备立意(技艺和志向);D.组合,可以从敬业、工匠精神等方面立意;E.组合,可以从顺应时代但要有所坚守方面立意,也可以从创新改变不是推翻传统,要有文化自信,在继承中创新,精益求精,不满足于现状方面立意;F.组合,可以从创新的前提是好的基础与技艺,创新不是凭空而生的,要做好充分准备方面立意。 

  四、芳华与新时代与梦想、初心与奋斗 

  押题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 
  某知名杂志近日公布了2017年最受关注的年度热词。其中初心、芳华、新时代、奋斗、改革开放、人类命运共同体、创新、佛系、油腻、阿尔法狗、小程序、知识付费等排在前列。 
  请从中选择你所欣赏的两三个词语,使之形成有机关联,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触与思考。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名词阐释 

  1.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是《华严经》中的名句,意思是只有坚守本心信条,才能德行圆满。联系近期反腐中一些落马官员的忏悔来品味这句话,不禁令人感慨。这些贪腐官员在“末路”时分,往往追悔莫及:自己起初也是一名好干部,兢兢业业工作,但随着事业的攀升和权力的增大,逐渐放松了警惕、迷失了自我、背弃了誓言,最终滑向罪恶深渊…… 
  “初心”是什么?是孔子“居之不倦,行之以忠”的为政之道、包拯“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箴言,是毛泽东“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豪情壮志、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大理想,当然也是我们年少时笔记本扉页上的人生理想。初心纯洁、热烈、美好,她是人生起点的希冀与梦想,事业开端的承诺与信念,迷途困挫中的责任与担当,铅华尽染时的恪守与坚持。她在向真向善向美的追寻中,在升迁进退的守候里。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初心。党员干部的初心,就是党旗下的铮铮誓言,就是融入血脉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等各个时期,正是一批批共产党员恪守初心、接续奋斗,我们才迎来国家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青春与芳华 
  严歌苓:每个人都有青春,但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芳华。有理想的青春才叫芳华,也希望我们所有的年轻朋友都能坚持自己的理想。 
  青春不是年华,是心境,是无边的憧憬,是恢弘的想象,是炽热的感情,是美丽的象征,青春是你我的人生最好的季节。 
  青春是人生最铿锵的篇章,青春是旭日东升的力量,青春的我们意气风发,青春的我们敢作敢当,青春的我们斗志昂扬。 

  3.佛系青年 
  佛系青年,网络流行词,含义是指那些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追求平和、淡然的生活方式的青年人。该词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的某杂志,该杂志介绍了“佛系男子”,把喜欢独自待着,关注自己兴趣爱好和生活节奏,不想在谈恋爱上浪费时间的男性称为“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词条刷遍朋友圈,火遍网络。与“佛系青年”相关的词还有“佛系”、“佛系男子”、“佛系追星”、“佛系生活”等一系列的词语。
 
  4.油腻 
  “中年油腻男”的走红反映出中年男性的深层焦虑。中年男性大多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状态,生活压力较大,加上职场的天花板开始显现,难以取得更大的成就,继而心理上出现自我否定、怀疑不安等情绪。而“油腻”、“肥胖”或是中年男性早出晚归、蓬头垢面、拼命工作赚钱养家,过度使用快餐品,无暇顾及自身形象所致。 
  年轻人失败了大不了重头来过,但中年人在社会、家庭的重压之下,心理包袱较重,改变现状对他们而言不是一件易事,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只好在不满足与向现实妥协之中不断挣扎,最终陷入深深的焦虑。 
  “中年油腻男”的走红是世代战争的产物,或反映上层人士的阶层优越感以及社会对年轻人的追捧。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饮食的理念发生了转变,开始注重食材的健康。身体发福是“中年油腻男”的一个典型特征,在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下,只有保持良好的身材才能凸显生活的格调。 
  互联网的发展以及90后已经走向社会使年轻人逐步掌握了话语权。作家蒋方舟曾指出,“讨好年轻人,是社会的通病。青年是巨大的消费群体,青年对于文化产品和商品的喜新厌旧的选择,对市场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为了获取更优质的社会资源,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与久经职场的中年人之间的矛盾凸显,正如加V用户@肖锋所说,“油腻中年男自黑的文章,引起共鸣,背后是世代战争:90后上位,70后80后不让。”
    这是对男性的歧视,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有网民认为,这些所谓的避免油腻的要求浮于表面且透露着高人一等的态度,是典型的对男性的歧视,若有人调侃中年女性,可能会受到女性主义者的猛烈抨击。
 
  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 为人处世与核心素养 

  押题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描述当代青年的新鲜词汇,如:二次元、杀马特、非主流、颜控、啃老族、考碗族、热力青年、空巢青年、吃货、互联网原住民、宅男腐女、北漂族、毕婚族、高冷、节食、网红、创客、拍客、晒客、房奴、游戏奴等。 
  你觉得哪些词语可以代表现代年轻人的生活态度或生活状态,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阐述。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押题六: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著名作家刘震云在母校北京大学给2017届毕业生作演讲时讲了两个小故事。一个故事关于他的外祖母。外祖母割麦子割得非常快,是因为“只要扎下腰”就“从来不直腰”,“因为你想直一次腰时就会想直十次、二十次腰,我无非是在别人直腰时仍在割。”外祖母说。另一个故事是关于他的舅舅。舅舅的木匠活特别好,远近闻名。舅舅说:“别人打一只箱子花三天时间,我花六天时间。”“我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选择原料时,更喜欢那些长得虽慢,但品质更好的树种。”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押题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最近,一张湖北诗人、作家野夫收徒行跪拜礼的照片在网上曝光,引起人们一片热议。照片上,野夫端坐于椅,所收之徒正跪在垫子上行叩头礼,桌子上供奉着关公塑像并燃红烛两根,关公像背后则贴着红纸黑字的“拜师礼”和“天地君亲师”字样。 
  有人认为,这是重拾封建糟粕,拜关公更是充满江湖习气;也有人认为如何收徒是个人自由,与他人无关;还有人认为,当今社会,更应强调师道尊严,彰显道义与礼数。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封信给野夫,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明确收信人,统一以“小明”为写信人,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事件现象类的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情境性很强,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已经严格限定,考生要有鲜明的角色意识,以“小明”的身份写信给野夫,表面自己的立场和看法。考生主要可以从两面进行立意: 
  第一、赞成,鼓掌欢迎。理由有:收徒是私德范畴,民间私学,私相授受,行跪拜礼是仪式、是良俗、是对学问的尊重,只要两厢情愿,有何不可?江湖之中,各行各业,三教九流,都要讲道义和礼数,以及严格的家法和规矩。洪门论兄弟,青帮论师徒,袍哥论上下,入门都要拜武圣关公,这样才心中有敬畏,自我有约束。因为什么都不敬畏,才导致官人和民间都无恶不作。叩头礼,拜关公,燃红烛,贴红字,这是传统的礼数、仪式,跪拜礼,彰显的是庄重、严肃,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尊重,对师门的认可与敬意。跪的是学问,跪的历代前辈和先烈,跪意味着服管束、懂礼数、知尊卑。有了这个仪式,师生关系更融洽,更紧密,师傅更尽心,徒弟更努力,教育效果更好。现实意义,西学东渐、礼崩乐坏的当下,整个社会都存在着不尊重老师和不爱学习的流弊,甚至学生殴打老师事件时有发生。这是全社会的悲哀和耻辱,也是礼仪丧失与道德恶化的表征。 
  第二、反对、批判。理由有:封建糟粕、江湖习气。跪拜彰显的尊卑、贵贱,是身份阶级,象征的是绝对权威,是封建专制的遗毒。跪拜固然是一个仪式,却未必是良俗。与现代社会契约和法制精神背道而驰。野夫收徒拜的是关公而非孔夫子,打出冠冕堂皇的文化传统大旗,却混淆江湖道统和文化传统,求学问却拜关公是不伦不类。文化保守主义的三教九流的江湖规矩,与自由主义奉行的社会契约和法制精神,是格格不入的。跪拜是以绝对权威之形式实施对被跪者的精神驾驭与统治,讲究绝对忠诚与服从,是对人的精神与心理的柔性占有并侵入。跪礼”是近代革命的重点批判对象,野夫收徒的跪拜礼,很难被理解成一种单纯的礼仪,更容易唤起人们古老的臣民记忆,让封建奴性的糟粕再沉渣泛起。野夫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公众人物,要考虑到公众人物的表率作用。私人场合之礼,毕竟只是行于私域而止于私域,公开传播乃至“兼答天下”就不大适宜了。尊师也可以很自由,很平等。可以鞠躬,可以敬礼,不只有跪拜一条路径。
 
  六、中学生的社会主义信念、家国情怀、责任  担当与中国故事、中国辉煌、中国形象 

  押题八: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近年来,媒体上出现大量以戏谑口吻议论国人或中国社会问题的“中国式××”,如“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接送孩子”、“中国式教育”、“中国式插队”、“中国式思维”等等,于戏谑中表达着自嘲与质疑,于调侃中彰显着反省与担忧。 
  另一方面,“中国速度”、“中国质量”、“中国改革”、“中国梦”、“中国创造”、“中国信心”、“中国力量”等“最美中国式”正变成先进、正能量、国家魅力的代名词,为世界所接受,成为各国的标杆。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押题九: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一代有一代之风度,一代有一代之生活。先秦时讲君子风范,有所为有所不为;魏晋时讲风度与风骨,追求任性放诞、清俊通脱;汉唐时讲气象,以开放包容著称;宋明时将风韵,追求趣味与性情……但是在现代风度上,大家发生了分歧,有的说是创新,有的说是竞争,有的说是穷忙、宅、腐、控,还有说是休闲、旅游、健康… 
  你觉得现代风度是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七、优秀文化节目的火热、电影票房的新高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押题十: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镜头一:“起大早,排长队,大门一开冲前位。”近日,故宫年度画展拉开帷幕,诸多堪比《清明上河图》的传世名作相继亮相,备受关注。几天来,“冲刺”看名画的“故宫跑”,再次成为网络热词。 
  镜头二: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国出游人次达到7.25亿,多处旅游景点游客“井喷”、人气爆棚,场面堪比春运。 
    镜头三:更多的人选择出国游,消费方式则逐渐回归理性,不再单纯“买买买”或“拍照炫耀”,注重旅途上的精神享受,追求高品质个性化的旅游体验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选择。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押题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三毕业后的暑假,小明打算约几个朋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在商量去哪里的时候,几个人发生了分歧,有的想去国外感受异国情调,有的想去大城市领略都市风采,有的想去风光秀丽的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的空气,还有的想去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城去访古探幽,大家争论不下,求教于阅历广泛、游历天下的小王,希望他能给出好的建议。 
  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为什么?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确建议,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首先概括材料内容:面对小明和几个朋友高三毕业暑假旅游在地点上分歧,你的建议是什么?其次,要有回答问题的意识,即选边站的意识,具体明确地给出建议的去处。第三,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考虑到小明等人的身份与出行时间,在行文中要体现出建议的意思,不能仅仅是自我态度的呈现,观点的展示,而缺少建议的成分。第四,要结合具体的景点阐述建议的理由,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自然圣地。呼吸新鲜空气,领略秀丽美景;自然是繁冗世俗的避风港,感受自然是休闲放松、愉悦身心的最好方式;自然能安抚狂热而躁动的心,让我们暂且摆脱世俗,回归本心;自然美景能给予人无尽的宝藏,让精神丰润起来;自然不仅是这个世界原色的缔造者,是数以万计生灵的栖息地,更是人类灵魂的皈依之所。自然的清新、安静、舒爽、自由、真实… 
  历史名城。古城是纽带,连接着过去和未来;游历古城,就是为了铭记历史,传承文化;历史名城有着厚重的文化沉淀,华丽而不造作,优雅而不显媚态,古韵承载在人们平凡生活中,历久弥新。历史古城经受过岁月的雕刻,时间的淘洗,斑驳的城墙上刻满的是历史与文化,是传承与悠远;可以倾听历史的心跳,可以感受人事的变迁;可以增长见识,开阔眼界,可以修身养性,鉴古知今;可以感受古意盎然,可以遥想时代兴替,还可以怀想悲欢离合。增强民族自信、文化自信,以及对民族和文化的认同。 
  繁华都市。倾听时代的脉搏,感受现实的喧嚣;关注社会,丰富阅历;体会真实的生活:充满竞争与压力、心酸与血泪、奋斗与拼搏、荣耀与失败…;感受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发展变化、繁荣进步,从基础设施、文化品位、公共服务、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科技发展、法治建设、…;以及城市的包容度、开放度、文明程度、创新性、竞争力,市民的幸福感、归属感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市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情况。) 
  异国情调。别样的生活、别样的文化、别样的习俗,开阔眼界;国际化的视野;尊重包容不同文化;增强国家认同;增进交流,相互理解,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借鉴吸收。
 
  八、中外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融合与理解、包容、学习、创新 

  押题十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2016年7月12日,英国教育部决定,未来4年,全国约8000所小学将采用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为此向这些学校拨款5400万美元。据介绍,这项改革涉及全英约一半小学。不仅如此,英国还建立了35所专业数学教学中心,作为普及“中式教育”的平台。 
  关于“中式教学”,争议由来已久,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数为上的考核体系等,都动辄得咎。很多国人觉得问题一大筐,英国教育部官员却来取经,并大范围推广“中式教育”模式,颇堪寻思,也激起了人们对中国教育方式的关注和热议。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少于800字;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写作指导
 
  材料作文的审题,首先要概括材料,找准核心关键词:面对动辄得咎、饱受诟病的“中式教育”,而英国近一半的小学将采用其数学教学方法,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其次要有回答问题的意识,即明确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思考。第三要有细读材料的意识,英国学习“中式教育”,并非全盘照搬,而是有选择地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了在小学阶段推广中式数学教学方法。第四,对“中式教育”的议论不能笼统,要将其具体化为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分数至上的考核体系、高强度的练习等。最后,写作要有针对性,可以针对世人对“中式教育”无理无知的批评,结合英国来华取经,凸显“中式教育”的优势和上千年来在文化传承、人才培养、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上的贡献;可以针对看到英国来华取经,国人对“中式教育”盲目的自信,表达自己的忧虑,并希望“中式教育”能正视自己的问题,不断改进。 
  还要注意写作过程中的四个不良偏向: 
  只谈“中式教育”的利与弊。不是扣着“英国小学将采用‘中式数学教学’方法”这个事件来展开对中式教育的思考,而是抛开材料,只抓抓住“中式教育”来议论,给人脱离材料,写作没有针对性的感觉。 
  机械地选边站,文章逻辑奇怪。有同学的文章的行文大致是这样:英国学习中式教育是不明智的选择,原因在于中式教育的弊端皆是,例如填鸭式扼杀思维,评价单一带来的巨大压力……。这种文章的逻辑是:中式教育是一团臭不可闻的狗屎,而选择学习中式教育方式的英国也是有眼无珠的傻子。 
  把握材料不准,盲目推崇英国来华取经,而置“中式教育”于不顾。有同学的行文思路是,在这个事件的 我看到了教育强国的英国人的国际视野,对自身问题的反省能力,对多种不同教育方式的吸纳的开阔眼界和胸襟……。一个教育强国近一半的小学采取中式数学教育方式,难道中式教育的优点不是被学习和借鉴最应该突出的吗?你对中国教育的思考去了哪里? 
  背后强烈的民族自卑感,缺失了大国国民的自信与胸怀。还有同学面对英国人学习中式教育,充满了忧虑,可是这个忧虑是为英国人操碎了心:英国那种以人文情怀、具有顶尖大学的国家,引进我们这种弊端重重的教育方式,会不会受到冲击啊?读这样的文章我想每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情感不适,让人觉得,你根深蒂固的民族自卑心把你逼到墙角,还弯着腰,惴惴不安地仰着头,深怕来访客人不满意!任何文章,特别是这种涉及到国家层面、民族层面的文章,特别是一个少年,该有的虎虎锐气,蒸腾的自信力,舍我其谁的霸气是应该有的,把它们融入到文章的逻辑中、语言中,撑起文章的框架。 

  猜题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珍妮是肯尼亚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的一个学生,近期正在准备一个有关传统中国的演讲,演讲要求从中国汉字、中华武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长城、京剧、春节、中华美食、四大发明、四书五经、礼仪之邦、炎黄、唐朝、忠孝仁义等选取一两个关键词来呈现自己印象中古老的中国。珍妮觉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辉煌,很难用一两个关键词来呈现,于是陷入了踌躇与迷茫,求教于正在内罗毕大学交流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小王。如果你是小王,你会给出怎样的建议?
    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要求:明确建议,选好角度,自拟标题,使用恰当的措辞,有理有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押题十四: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关注、喜爱并积极主动地传播中国文化。美国女博士安妮爱上了中国的皮影戏,把传承保护皮影戏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来做;美国人理查德·西尔斯疯狂地爱上汉字并自创网站推广汉字;德国“80后”帅哥马林喜欢中国古典建筑,成了一个宣扬中国古建筑的德国“网红”;奥地利小伙喜欢中国陶瓷,打算放下手中其他的事情,把中国陶瓷文化传播到他的家乡;美国老人丹尼尔因中医治好了自己的癌症而痴迷中医,希望“让中医惠及更多的人”;智利人阿诺·博赛兰从14岁开始学习中国武术,如今开了一家名为“龙魂武道”的武馆,教授形意拳、太极拳和汉语,把中国武术、中国文化传播到智利。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九、中学生的人文底蕴、哲学素养与理性思辨意识 

  押题十五: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轻与重,大与小,冷与暖,美与丑,刚与柔,善与恶,真与假,内与外,空与满,有与无,收与放,虚与实,同与异,是与非,难与易,勤与懒,先与后,快与慢,义与利,达与穷,新与旧,平凡与伟大等,汉语中有那么多相反相成的词语牵动人心,惹人深思。 
  请从中任选一对词语发表看法,展开写作。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十:互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与核心技术 

  押题十六: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材料一:一些购物网站或新闻app会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所在城市、喜好等进行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推送信息,这些经过加工筛选后的信息显然更全面,准确性、匹配度更高,从而大大方便了用户,提高了效率。 
  材料二:有用户反映某打车软件,存在“杀熟”现象。同样的行程,iPhone用户比小米用户贵10%。同时,测试的两款手机设置的起点和终点都一样,车型类型一样,也没有新用户补贴,但是级别更的用户费用更贵。 
  材料三:近日美国媒体披露,一家名为“剑桥分析公司”的数据分析企业,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获取了美国社交媒体“脸书”多达5000万用户的信息,用于设计软件,以预测并影响选民投票。消息一经曝出,舆论一片哗然。 
  以上文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加以阐述。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时代背景 
  “大数据发展日新月异,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深刻分析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结合我国实际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部署要求,为用好大数据、赢得新时代发展的战略主动指明了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生产生活交汇融合,互联网快速普及,全球数据呈现爆发增长、海量集聚的特点。有人感叹:数据是新的石油,是本世纪最为珍贵的财产。作为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大数据对经济发展、社会秩序、国家治理、人民生活都将产生重大影响。“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主动权”。现在,世界各国都把推进经济数字化作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技术研发、数据共享、安全保护等方面进行前瞻性布局。抓住大数据发展的时代机遇,开创发展新局面,也是我国必须解答好的时代课题。 
  大数据不仅是一场技术和产业革命,也将带来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是新的治理课题。从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到保障国家数据安全,打破信息壁垒、推动信息共享,再到利用大数据平台形成社会治理合力,用好大数据这个利器,将有力提升治理科学化、精准化、高效化水平,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防范化解风险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于获取数据、分析数据、运用数据,是领导干部做好工作的基本功。懂得大数据,用好大数据,增强利用数据推进各项工作的本领,已经成为领导干部的新时代必修课。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运用大数据促进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是新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推进“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让百姓少跑腿、数据多跑路,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教育、就业、医药卫生、住房等领域大数据普及应用,弥补民生短板;加强精准扶贫、生态环境领域的大数据运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助力。让大数据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民众,就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opyright©2005-2022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翠竹街76号国家863中部软件园 邮编:450001
信息交流邮箱:henanjk2007@126.com 咨询电话:0371-57087762 1352559734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豫ICP备11006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