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名校试题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阶段测试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阶段测试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阶段测试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阶段测试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阶段测试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 山东省顶级名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阶段性检测(期中)试卷
最新同步教学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5“基本”粒子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4核裂变与核聚变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3核力与结合能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1原子核的组成
  •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训练24
  •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训练23
  •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训练22
  •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训练21
  • 2025年高考物理压轴训练20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坛 > 河南名校校长谈主动适应新挑战,积极面对新高考

河南名校校长谈主动适应新挑战,积极面对新高考

添加时间:2025年4月9日  浏览次数:

主动适应新挑战,积极面对新高考

襄城高中校长  付志崇


高考综合改革涉及高中教学、校园管理、高考组织、高招录取等多个方面,给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襄城高中积极探索,主动应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在学校落实见效。

在学习探索上发力,深入研究高考综合改革。新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怎么考,都是全新命题,传统教学和备考过程中,以考定学的思维惯性、以纲为本的备考观念、传统的报考方法都需要调整革新,教师从心理上接受认同,到行动上的自觉跟进也需要一个过程。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襄城高中从领导班子,到年级团队,再到学科组团队,层层动员,全员培训。学校层面,成立落实高考综合改革领导小组,经过反复研究、多次修订,制定了《应对“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实施方案》,为适应和落实本轮次高考综合改革谋篇布局、明晰思路。教师层面,一方面,组织骨干力量到高考综合改革先行省份学习先进经验做法。另一方面,以学科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反复学深悟透《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等精神要求,明确各学科、各章节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

在课堂改革上加力,不断强化备考效能。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本轮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突出导向就是对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意味着课堂上必须从知识传递向知识建构转变。我校大刀阔斧地推进“351课堂教学”改革,在备课环节、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师生互动和教研活动上下足功夫,不断改进完善“导学、预学、研学、展学、评学”五个环节的结构和功能,采取专题教学、探究式教学、任务式教学、参与式课堂等方式,打破教师预设标准答案的思维惯性,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提出问题,学生以自主、探究、合作的角色参与课堂,通过不断生成、深入探究、批判质疑的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预设性课堂”向“生成性课堂”转变,学科育人功能从而得以实现,“教、学、考”之间的衔接更加顺畅。同时,学校加强了保障措施:邀请省内外专家团队从思想、技能上对教师进行全方位的培训和跟踪指导;强化集体教研,实现教案、课件、导固学案的统一;开展月度和年度“课改之星”评选,树立榜样、正向激励、正面引导;承办校际同课异构大赛,学习交流取长补短等。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基本上扭转了“重知识、轻能力”“重知识、轻思维”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逐渐提升。

在课程设置上尽力,服务育才选才励才。一是组织初高中衔接课程。组织各学科教师利用《初高中衔接课程》,做好入学时初高中课程的衔接,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学习。二是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开足开好国家课程。周密论证规划各学科三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三年一体化课程设计,明确各阶段学业质量标准,统筹各学科的开课计划、课时进度、教学内容、对应练习,不断夯实学生成长的课程基石。三是完善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学生生涯规划指导团队,利用生涯规划课、班会课、报告会、社会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培养自我规划意识和能力、正确认识自我,树立明确目标,引导学生做好学业规划、专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四是开设校本课程。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所开设的《日有所诵》《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生活中的化学》等多门校本课程深受学生欢迎。五是开展兴趣社团课程。将社团活动纳入学生培养课程体系,做到有规划、有指导、有目标、有考核。近年来,学校以学生社团为依托,举行了主持人大赛、古文写作大赛、英语演讲比赛、历史写作大赛、才艺展演大赛等,一批兴趣浓厚、基本功扎实、专长突出的学生脱颖而出。

在德育引领上用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着力打造“学校统筹协调、年级具体落实、教师全员参与、学生品德提升”的德育发展大格局。一是以规章制度“管人”。制定《学生操行量化管理规范》,使教育管理更加有章可循。二是以全员参与“育人”。人人挑担子,人人有指标,实现了对学生行为规范管理、引导、服务的无缝对接,扭转了德育工作单打独斗的局面。三是以特色活动“树人”。通过举行远足励志活动,激发学生的拼搏进取精神;通过开展“十佳班长、十佳学生会干部、十大文明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弘扬正能量;通过举行缅怀革命先烈活动、参观毛主席视察襄城纪念馆等,激发爱国主义精神;通过举行成人礼、毕业典礼等活动,强化感恩意识和担当精神。四是以“大思政课”“正人”。坚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有机结合、课堂主阵地和课外兴趣活动深度融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创新教育、劳动教育融入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五是以激情教育“化人”。以激情跑操、激情朗读、激情课堂为重点,以学部、班级、小组和个人挑战赛、唱红歌等方式为抓手,激发昂扬斗志,打造“时时激情四射、处处激情洋溢、人人激情澎湃”的激情校园。

在教育资源上借力,凝聚持续发展合力。一是推进家长体验式陪读制度化、常态化、规范化,每个班级每天至少有一名学生家长到校,陪学生从早操、上课、辅导、就餐等各个环节进行全天候体验,并进行全方位反馈,架起“家校连心桥”,构建“家校共同体”。二是引进省内外名师长期驻校或定期来校讲学、上示范课,及时解疑答惑,帮助老师提高理解把控新高考的能力。三是邀请全国劳动模范、道德模范及校友代表为师生做专题报告,振奋精气神,激发正能量。

今后,襄城高中将坚决落实好上级教育政策,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在多元评价机制、保障机制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推动高考综合改革在我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Copyright©2005-2025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翠竹街76号国家863中部软件园 邮编:450001
信息交流邮箱:henanjk2007@126.com 咨询电话:0371-57087762 1352559734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豫ICP备110064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