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3月24日,在继理科命题研究分享会成功举行后,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再度开启文科新高考命题深度研讨,将新高考命题研究、精准赋能备考推向高潮。
本次活动聚焦语文、英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结合2024年八省联考、2024年新课标1卷及2025年九省联考命题特点,系统分析新高考命题趋势,提出教学创新路径。
语文学科葛小杰老师做了题为《知识天空的翱翔者》的讲座。她认为在人工智能迅速发展,“双减”双休的背景下,教师应对教育有新的思考。葛老师从2025年适应性考试命题出发,结合近年高考真题,研究命题立意,试题特点,总结真题特点。葛老师认为真题多“以小考大”,即从字、词、短语、标点、句子等小角度切入,考查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葛老师建议教师在教学和备考中应立足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英语学科张达老师做了题为《真题导向下的高效备考方略探究》的讲座,从高考命题的依据和立意,原则和策略,实践和探索,总结了新高考在词汇、阅读及写作三个方面的变化。张达老师建议教师备考中应深究历年真题和纵挖一套好卷。他基于目前英语备考中的问题,详解了自己应对新高考的探究与创新,比如词汇教学的三年规划,破解阅读理解的“五部曲”和“曲中求美”的写作建议等。精妙地提出词汇是基础,阅读是核心,写作是关键。
李凤军老师就《历史新高考趋势分析》进行了专题汇报,以2024年和2025年的联考卷为例,从高考变化、考题变化和备考策略三个维度,详细分析了新高考命题趋势。李老师建议老师们在备考策略上关注顶层设计、合理安排时间、精选试题、回归基础知识、总结提高、及时反馈、关注地方史、渗透学科思想方法、关注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他希望老师们立足课标与教材,创新开拓,帮助学生拓宽历史视野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为新高考备考注入活力。
分享会最后,叶玉昆书记进行了总结讲话。他指出,新高考改革对学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教师们要以此次分享会为契机,深入研究新高考命题趋势,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叶书记希望各学科教师应加强协作,形成合力,共同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本次文科命题研究分享会的圆满落幕,标志着郑州四中新高考命题研究、高考备考进入“学术化、精细化、专业化、创新化”新阶段。学校将继续以“双新”改革为契机,深化教研成果转化,为2025年新高考交出四中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