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孙瑞青
林州市第一中学语文教师
06
交流互鉴创文明多彩 携手共进赴天下大同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为我们总结出了处理不同文化关系的十六字“箴言”。无独有偶,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用生动的语言同样说出了这个普遍的道理。
“万物并举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并不只有一种模式,人类发展也不只有一条道路,不同文明只有彼此尊重,交流互鉴,和合融通才能携手共赴“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天下大同理想社会。
瞻顾过往,中华文明无声地镌刻着先人们交流互鉴的文明对话。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诚然,中华文明的历史就是一部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文明史。汉代张骞出使西域谱写了万里驼铃的丝路长歌,唐代鉴真东渡日本留下“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中日友好佳话,玄奘远赴天竺取回大量佛经见证了中印的文化交流,明代郑和七下西洋开创了“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元代马可波罗游历中国开启了欧洲对中国文明的向往。文明在开放包容中彰显自信,也通过交流互鉴而与时俱进。
览揆当下,中华文明为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有力地提供了中国方案。
“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战略,追求实现人类整体利益。从“己欲立而立人”“计利当计天下利”“天下为公”等先贤哲思,到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再到“一带一路”“巴黎气候协定”“亚欧班列”等为代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践行,中国以“兼济天下”的担当和胸怀为解决世界问题努力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智慧让世界文明熠熠生辉,中国方案让世界发展动力不断。
放眼乾坤,当代青年应以天下为己任,携手共进,共赴大同。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当前,“文化霸权”潜滋暗长,“零和博弈”沉渣泛起,生态环境持续恶化,单边主义甚嚣尘上,当代人类文明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代青年应摒弃精致的利己主义,勇担时代大责,实现民族复兴。实验室里,32岁清华女教授赵慧婵让青春挥洒在机器人科研领域;空间站中,神州十六航天员桂海潮二十年初心不改成中国最年轻航天员。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铁肩担大义,怀抱济世之志的青年榜样。青春不以山海为远,志愿只向国家未来。
苍穹赖云点,轻云依天飘。各国文明丰富多样,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斑斓多彩的壮丽画卷。“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应坚决杜绝吹灭别人的灯、阻挡别人的路的损人不利己的行为,积极倡导携手共进、互利共赢的价值理念。让文明在交流中而多彩,在互鉴中而丰富,各国人民携手共进实现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