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最新名校试题
  • 四川省乐山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 四川省乐山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 四川省乐山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 四川省乐山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 四川省乐山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
  •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 四川省成都市重点高中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
最新同步教学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3.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3.1空间直角坐标系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2.3直线与圆的方程的应用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2.2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 24-25学年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第二册教案:4.2.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5“基本”粒子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4核裂变与核聚变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3核力与结合能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2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 24-25学年物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三同步教案:5.1原子核的组成
  • 2025年高考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热点十 俄乌战争与欧洲能源危机(练习)
  • 2025年高考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热点十 俄乌战争与欧洲能源危机
  • 2025年高考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热点九 荒漠化(练习)
  • 2025年高考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热点九 荒漠化
  • 2025年高考地理高频命题热点:热点八 中非清洁能源合作(练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坛 > 备战2012年高考:及时从学生转变成“考生”

备战2012年高考:及时从学生转变成“考生”

添加时间:2011年9月12日  浏览次数:
核心提示:高三备考这一年,不仅需要做好知识上的储备,还要做好心态上的转变,要及时从学生转换成“考生”。

“高三备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第一需要全程周密计划,第二需要打造坚实基础,第三需要针对性备考策略。”佳绩教育学习规划师赵老师说。

赵老师指出,考生和学生的最大差异就是面对题目时的“思维方向”。思维和努力没关系,和智力关系亦不大,它是大多数人潜意识中认识事物不同的体现,即看问题的角度。思维是可以点拨、可以训练的,俗话说就是“开窍”。面对竞争激烈的高考,我们必须化被动接受知识的“学生”为主动参与考试的“考生”,才能有机会在现有的成绩排名中真正脱颖而出。

要善于关联与思考

作为一位“考生”,思考步骤应该是:根据题目所给条件,找出能通到结果的路。题目给出了什么样的信息?需要求证什么样的结果?若要想求这个结果,前提条件是什么?把这些问题罗列出来后再看这一前提的满足条件还缺什么,再列出满足这一条件的必要前提,直到题目条件能够代入。这就是利用题目本身求解的过程,才是考生要做的事。

“其实很简单,我们不必太花时间研究这道题为什么这么做,而是拿到题目时如何把正确的答案做出来。凭什么我要这么做,怎样去研究题目,才是真正站在考试的角度上出发。站在出题者的角度看问题,他问什么,我们回答什么,直接关注问题本身。”赵老师指出。

在过程中掌握做题的规律技巧,做题方向、对题目的理解、怎样找上下文来验证,并把这些方法带到下次做题当中去。因此,成为考生的先决条件是:善于关联与思考。

做题要保持客观性

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考生?赵老师说,首先抓住考试的本质,在考场上始终要保持客观性,即试题问什么,我们就答什么。尤其是理科和英语,特别是各科的选择题。

很多学生总是依赖题海过程中的参考答案、老师讲解,然后强记,没有做总结,没有提炼解题共性,没有形成自己的解题方法和思路。每次遇到新题的时候,第一时间是在想以前的解法,这违背了考试是从试题出发的角度。

理科解答题做题思维无非是以下几种:顺着题干的意思,寻求问题与条件之间的差异点,如何才能将问题和答案保持一致(求同思维);寻求达成所求条件与题设相关的必要信息(必要性思维);严格按照题目字面意思纯分析解题(客观思维,考好理科和英语的基础思维)。“记住考试考查的是能力与思维并重。”赵老师再次强调。目前学生的能力水平并不差,具备的能力都相差不大,至少你知识点掌握了,题目看得懂,解答看得懂,这就是能力的体现。所欠缺的仅仅是思维。

作为一个“准考生”,我们怕的是不敢想、不敢写,一道题做错10次不要紧,至少你每次做的时候是完全凭自己思考。作为一个考生,我们要奉行“无知无畏”的精神,要养成给自己找茬的习惯。将“我这么去想怎样怎样,我这么去理解如何如何”作为主体思想,其余“标准答案”与老师讲解,一律作为参考或验证自己的思路。这才是一个考生必须要做的事。

 

Copyright©2005-2025 河南教考资源信息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地址: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翠竹街76号国家863中部软件园 邮编:450001
信息交流邮箱:henanjk2007@126.com 咨询电话:0371-57087762 13525597342 QQ: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豫ICP备11006404号